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举行的“金融科技:科技,还是金融”分论坛上,嘉宾围绕“科技,能够解决传统金融的哪些痛点”“Fin Tech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”等话题进行探讨。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
近日,互联网巨头与国有大行纷纷高调地“结对子”,不论合作内容显得多么丰富繁杂,但究其核心都是金融科技。如果银行的科技升级都让互联网企业外包了,那么银行自身的系统研发人员岂不要面临失业风险?
曾经对立的阵营如今为何要联手?
日前,工、农、中、建四大国有银行分别与京东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巴巴达成合作,曾经激烈竞争的两个阵营坐在一张桌子上签下了合作协议,推动这一变化的是一只“转型发展”的大手。
一边是想借助互联网“网住”客户的银行,一边是想回归科技主业的互联网机构,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双方终于找到了合作契机。
相比于银行在互联网领域的大跨步前行,互联网机构的调头转向显得更为明显。不少曾涉足金融领域的互联网机构早已不再想做“颠覆者”,而是希望做更擅长的科技输出。京东金融、蚂蚁金服的高层都曾明确表示,公司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,甘心为银行锦上添花,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面对这个伸出橄榄枝的合作者,银行怎会轻易拒绝?况且,尽管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耕耘多年,但是思维方式、运营机制仍有待突破,正需要输入一些互联网基因,推出更具有贴近性的产品。
一拍即合的双方,一场强强联合的新竞争。
银行技术外包给互联网机构靠谱么?
当下,不少银行对于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态度较为积极,国有大行在组建自身IT部门的同时,也不忘与互联网机构开展合作或技术外包。
时下消费金融方兴未艾,不少大行在向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,都把消费金融视为发展重点。蚂蚁金服、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领域探索多年,积累了一定的互联网风控技术,这一点被不少银行看中。因此,在此轮大行和互联网巨头“结对子”的浪潮中,不难发现很多合作集中于信用卡、消费金融、大数据风控等方面。
与此同时,国内大量城镇银行在IT建设和互联网服务方面能力较为薄弱,这为互联网机构推出“金融云”服务奠定了市场基础。现在,阿里巴巴的“阿里云”和腾讯的“腾讯云”在中小银行市场上拼抢激烈。
对金融机构而言,创新的前提一定是安全。因此,不论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倾向于与互联网巨头合作,不仅看中他们涉足金融行业、了解金融机构需求,更因为这些机构在风险防范方面的能力更强。
其实,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早已提上日程。银监会2014年公布的相关指导意见提出,2019年银行业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总体比率达到75%的目标。当然,这一目标的推进和细化,需要银行和互联网机构共同努力。
银行的IT人员不转型或将面临失业!
就在互联网机构向国有大行输出科技能力的同时,银行业内有一类人可能会坐不住了,这就是国有大行自身的科技人员。
畅想一下,如果互联网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到无可挑剔的程度,银行将大量的科技外包给互联网机构,银行IT这个“烧钱”的部门势必面临压缩成本的要求。而部分银行的IT人员也许会面临失业,金饭碗也有被打破的时候……
目前,国有大行都拥有庞大的IT系统自主研发团队,工行分布在全国的科技人员多达1.3万人,建行算是大行中比较少的,也达到7000余人。
“当年互联网大佬说过,‘银行不改变,我们就改变银行。’现在,银行真的变了,而且从IT科技人员就已经开始转型了。”建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金磐石介绍,银行的科技部门正在向研发中心转型,研发人员不都是学IT的,很多是学金融管理专业的。“银行的科技研发人员不光要进行技术研究,更多是要做金融业务研究,研究客户行为、产品创新、业务流程等。”
日前,建行历时六年打造的“新一代核心系统”成功上线,这个系统不仅在于技术层面进行了升级,更是对银行的管理模式、服务模式的进行重新整合。据说,这个系统已经为建行节约了近10亿元的成本。
“银行的金融科技升绝不是简单的购买,更不是‘新瓶装旧酒’的改变,银行的科技升级需要懂银行业务的员工参与研发。”金磐石说。
可见,银行的转型发展不仅仅靠与互联网合作就能实现,还需要银行各个业务单元、从业人员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竞争的压力,自发进行产生转型动力。银行的IT人员要想在竞争中捧住饭碗,研究金融业务的时间可不能比研究技术少!
记者:吴雨
来源:新华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