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报北京6月8日电 (实习记者张佳欣)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,名为“格里姆瑟病毒”(Grims? Virus)。他们对在瑞典厄勒布鲁市格里姆瑟地区附近捕获的大约260只堤岸田鼠的研究表明,这种病毒在该种田鼠中的传播“得到了很好的证实”。这一发现已于6月1日发表在《病毒》杂志上。
来自乌普萨拉大学人畜共患病科学中心(ZSC)的研究人员绘制了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地图,以增加对病毒与宿主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。与起源于蝙蝠的SARS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不同,季节性冠状病毒,如HCoV-OC43和HCoV-HKU1,似乎是从大鼠、小鼠和田鼠等啮齿动物传播给人类的。
在这项新研究中,ZSC的研究人员检查了2015至2017年间在格里姆瑟附近捕获的堤岸田鼠,并对它们进行了冠状病毒检测,发现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,属于贝塔(β)冠状病毒家族,被称为“格里姆瑟病毒”,而SARS病毒、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均属于贝塔冠状病毒属。
堤岸田鼠是一种生活在林地的小型田鼠,体长约10厘米,与仓鼠和旅鼠有亲缘关系。在北美,有150多种不同的田鼠。堤岸田鼠也是欧洲最常见的啮齿动物之一。此前研究发现,几种冠状病毒在英国、波兰、法国和德国等国的动物中传播。
尽管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是否可能起源于蝙蝠尚不清楚,然而,已知的其他冠状病毒起源于啮齿动物,包括大鼠、小鼠和田鼠。现在,瑞典科学家在3.4%的受测田鼠身上发现了“格里姆瑟病毒”。
乌普萨拉大学病毒学教授、人畜共患病科学中心主任奥克·伦德克维斯特说:“2015—2017年间,我们在3.4%的田鼠体内发现了称之为‘格里姆瑟病毒’的病毒,这表明这种病毒在瑞典的堤岸田鼠中很普遍。”
啮齿动物已经携带了几种人畜共患病原体,如汉坦病毒和引起土拉菌病的病毒,这意味着它们在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近年来,与啮齿动物等小型哺乳动物有关的传染病急剧增加,围绕这些宿主动物的生态研究是防止未来疫病暴发的重要工作。
研究人员表示,目前尚不清楚“格里姆瑟病毒”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什么潜在威胁。然而,根据观察和以前在堤岸田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,有充分理由继续监测野生啮齿动物中的冠状病毒。
(责任编辑:欧云海)